花唄借唄不得向大學生放款是真的嗎?
銀保監會、央行、教育部、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小貸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未經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監管部門指出,近期,部分小額貸款公司以大學校園為目標,通過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進行誘導性營銷,發放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貸款,引誘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權益,引起惡劣的社會影響。
《通知》強調,放貸機構外包合作機構要加強獲客篩選,不得采用虛假、引人誤解或者誘導性宣傳等不正當方式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借貸,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放貸機構推送引流大學生。
抵制不良校園貸引導大學生健康消費
銀保監會在回答記者問時指出,各高校要對大學生切實擔負起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強學生金融知識教育和救助幫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包括普及金融知識,闡述不良網貸危害、分析借貸"追星"等校園不良網貸案例,加強誠信意識教育,教育學生在申請貸款時應如實提供信息,不得故意隱瞞學生身份,不得惡意騙貸、違約,珍惜個人征信記錄,警惕網絡貸款逾期影響個人征信。
此外,不斷完善幫扶救助工作機制。要確保各項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管理水平,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等保障性需求。完善特殊困難救助機制,設立專項資助資金,對家庭出現重大變故的學生進行緊急救助,解決學生的臨時性、緊急性資金需求。
對于已經陷入網貸泥淖的大學生,建立專項機制,指導他們通過理智有效的方式解決所欠網貸問題,加強心理干預輔導,教育引導他們珍視生命,理性處理碰到的困難。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學生開展拓展學習、創新創業等,滿足學生發展性需求。
與此同時,銀保監會指出,各高校還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有關工作,堅決抵制不良校園網絡貸款。各高校要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主動配合公安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精確打擊不良校園網絡貸款,維護學生權益。實時預警機制,及時以電話、網絡、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學生發布不良校園網絡貸款預警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