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七場新聞發布會。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李維群就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方面的相關情況予以回應。
全省共有27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 可實現“日產日清”
在新聞發布會上,李維群介紹,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地區確實出現了醫療廢物產生量大幅增加的情況,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認真做好醫療廢棄物處置工作,著力提升處置能力。
目前,全省共有27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其中,18個省轄市各建設有1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蘭考、汝州、滑縣、長垣、永城、鹿邑、新蔡、上蔡、平輿等9縣市也建設了縣級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采取了啟用備用設施、新增處置設備、延長工作時間等措施,處置能力比平時增加了20%。
現在全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實際能力為13.5萬噸/年,換算成日處置能力是370.5噸;疫情發生以來,全省醫療廢物每天的產生量基本保持在140噸左右,單日最大產生量為2月3日的161噸;單日最小產生量為1月25日的87噸;全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運行負荷率大體保持在40%左右,運行負荷最大值出現在2月3日,為43%。
總體來看,我省的醫療廢物能夠得到及時、安全處置,特別是疫情定點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能夠做到“日產日清”。
自1月20日至2月24日,全省累計處置涉疫情醫療廢物432.28噸。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戰斗在醫廢處置一線的員工也是迎著病毒而上的“逆行勇士”,借此機會,謹向他們表達敬意和感謝。
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機構 醫廢收集運輸難度較大
李維群表示,在確?,F有設施正常運轉的同時,我們專門制訂了應急處置預案,一旦醫療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后備處置能力能夠及時補充上去。主要包括各鄰近地區間簽署醫廢協同處置協議。
比如,許昌與鄭州、開封、洛陽相互開展醫廢協同處置;焦作與洛陽、新鄉相互開展醫廢協同處置;還組織了3個梯次的后備處置力量,分別為:正在完善手續的醫廢處置設備和危險廢物處置設施,該梯次醫廢處置能力184噸/日;部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生物質發電廠,該梯次醫廢處置能力為73噸/日;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設施,該梯次醫廢處置能力為370噸/日。
萬一出現異常情況,醫療廢物產生量持續增多,后續梯隊將依次投入醫療廢物處置,確保全省醫廢得到及時、安全、徹底的處置。
當前,我省醫療廢棄物處置工作的問題和短板主要在農村,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還存在醫廢收集運輸難度較大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本省情況的鄉村醫療廢物收集運輸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引進更加科學先進的醫療廢物處置技術設備,比如可移動、小型化的醫廢處置設施,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棄物得到及時就地處置。通過對產生源頭、收集途徑進行雙重管理,提升我省農村地區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和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采取措施,加快補齊我省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方面的短板,構建起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完善、更加可靠的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記者 阮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