頎中科技IPO 子公司股權交易信息披露不詳估值暴增合理性存疑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時間:2022-06-08 09:13:17

在2021年5月的增資中,頎中科技是按照30.03億元的凈資產評估值進行作價交易,然而在兩個月后的股權轉讓中,根據交易價格核算,公司估值則高達70億元,公司估值短期內暴增的合理性存疑。

由于芯片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芯片制造產業鏈條中的一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相關公司爭先融資上市,其中就包括合肥頎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頎中科技”)。

《紅周刊》發現,頎中科技雖然在報告期內業績表現不錯,但背后的增長動力與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階段性快速上升有關,根據預計數據,未來幾年行業規模增速將大幅回落,故頎中科技恐難維持當前的高增長狀態。

此外,頎中科技此前發生的重要的股權交易信息招股書披露不詳,其估值在短期內暴增的合理性也有待進一步做出解釋。更為可疑的是,公司賬面上存在巨額貨幣資金的情況下,卻進行大量的短期及長期借款,這也令人很是疑惑。

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大幅回落

收入高增長或難持續

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分別為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頎中科技是一家集成電路封測服務商,屬于產業鏈下游,其產品覆蓋顯示驅動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射頻前端芯片等。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集成電路封測市場格局目前為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美國三足鼎立,2019年,前述三個地區封測企業的全球市占率分別為43.90%、20.10%、14.60%。而顯示驅動芯片封測方面,中國大陸剛剛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9年至2021年,行業復合增長率超過30%,且顯示產業鏈向中國大陸轉移。

近年來,集成電路行業格局的變化,為頎中科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頎中科技主要產品為顯示驅動芯片封測,該產品收入占營收比重超九成,其境內銷售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13.51%陡增至2021年33.15%。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9億元、8.69億元、13.20億元,后兩期營收增速分別為29.80%、52.10%。同期,其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183.19萬元、5578.36萬元、3.10億元,后兩期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3.35%、455.38%。

由上述數據不難看出,2021年,頎中科技營收、凈利潤較此前上了一個臺階。此前年度,其業績雖然也有所表現,但若詳細分析其利潤結構就不難發現背后的問題所在。

其中2019年、2020年,頎中科技獲得的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分別為1640.96萬元、2326.20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39.23%、41.70%。很明顯,在上述兩年中,其過于依賴于非經常性損益,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其實際的盈利能力并不算強。

那么2021年頎中科技突然出現的業績高增長到底能維持多久呢?這僅是曇花一現,還是說其春天真的到來了呢?

對于這一問題,則需縱觀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行情來判斷。根據賽迪顧問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行業市場歷經了三年快速增長期,尤其在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率超過15%,達到峰值(詳見圖1)。這與頎中科技收入變動情況趨同。但從預測數據來看,2022年至2025年,全球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整體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回調,可能會保持在5%左右。

而具體到中國大陸顯示驅動芯片市場,未來預測情況亦然,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率預計將由2021年近70%的峰值下滑至10%上下,回落幅度較大(詳見圖2)。

在行業市場整體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不排除頎中科技的業績未來會受整體市場行情影響,出現急速回落的可能。當然,這與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也有很大關系,那么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又如何呢?

從商業模式來看,集成電路封測行業內主要存在集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等多個環節于一身的IDM模式以及專業封裝測試公司(OSAT)兩類,頎中科技則屬于后者。從收入規模角度來看,在專業封裝測試公司中,頎中科技并不出眾,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21年全球前十大封測公司榜單中,前三大封測公司市場份額合計占比超50%,市場集中度較高。而以排名第十位的頎邦科技對比,2021年該公司的營收規模為63.01億元,頎中科技營收規模則僅為13.20億元。不難看出,頎中科技與第一梯隊的封測企業相比,距離不小。在這種情況之下,頎中科技未來想要在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逆襲”,難度著實不小。

子公司股權交易信息披露不詳

頎中科技估值暴增合理性存疑

頎中科技目前的業務主要來自于其全資一級子公司頎中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頎中”),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其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分別為35.16億元、19.20億元、3.08億元,占頎中科技合并報表相關財務數據的比重分別為79.55%、65.90%、99.43%,蘇州頎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有意思的是,蘇州頎中的成立時間為2004年,頎中科技的前身合肥頎中封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封測有限”)的成立時間為2018年,前者早于后者。究其原因,2018年1月,頎中控股(香港)以股權出資的方式,將蘇州頎中100%股權轉讓至封測有限,才有了后面的頎中科技。

但對于上述股權轉讓事項,招股書中披露信息較少,僅表示本次股權轉讓的出資價格以蘇州頎中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評估值為參考依據,雙方協商交易價格為17.52億元,卻并未披露彼時蘇州頎中的評估值具體為多少。而招股書另一處披露信息顯示,據上海滬南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2017年11月30日,蘇州頎中的凈資產評估值為20.20億元。兩相對比之下,上述股權交易的實際價格,竟然比此前的估值低了2.68億元。

令人不解的是,時隔兩個月后,蘇州頎中的評估值為何非但沒增加反而大幅降低呢?到底是其經營層面出現了問題,還是其他原因所致?對于這一問題,頎中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不詳。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1號——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的要求:“發行人應簡要披露報告期內的重大資產重組情況,包括具體內容、所履行的法定程序以及對發行人業務、管理層、實際控制人及經營業績的影響。”上述股權轉讓雖然發生在2018年,不在頎中科技的報告期內,但介于蘇州頎中在合并報表中的重要地位,秉承實質大于形式原則,公司理應披露更加詳盡的信息。

更關鍵的是,上述股權轉讓事項還為頎中科技埋下了巨額商譽“暗雷”。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末,頎中科技的商譽金額為8.75億元,其中收購蘇州頎中確認的商譽便達8.37億元。我們知道,商譽需要在每年末進行減值測試,倘若蘇州頎中未來經營情況低于預期,則將面臨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風險,屆時恐將削弱頎中科技的凈利潤。要知道,2019年至2021年,頎中科技的凈利潤合計金額僅4.07億元,倘若商譽真的爆雷,其業績恐將遭重創。更何況因商譽減值導致巨額虧損的情況在A股市場并不鮮見,故前述風險需高度警惕。

此外,頎中科技估值短期內暴增的問題也令人迷惑不解。2021年5月,合肥奕斯眾志科技合伙企業、合肥奕斯眾誠科技合伙企業、合肥奕斯眾力科技合伙企業將各自持有的蘇州頎中全部股權分別作價1539.74美元、304.03萬美元、46.93萬美元,認繳頎中科技的增資額,增資完成后前述各公司分別持有頎中科技3.25%、0.64%、0.10%股權。本次增資價格的確定,是以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據的評估報告結果為參考,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頎中科技的凈資產評估值為30.03億元。

不久后,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芯動能基金”)于2021年7月將所持頎中科技7.5%的股權轉讓至13名受讓方,轉讓價格為5.25億元,按照本次交易價格推算,此時頎中科技的評估值為70億元。

此次股權轉讓距離上次增資僅兩個月時間,頎中科技的估值卻翻倍暴增,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這難免令人懷疑,其中是否存在抽屜協議等安排,以達到抬升公司估值的目的,對此,還需要公司給出說明。

“高存高貸”疑點待解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末,頎中科技的貨幣資金為5.59億元,而其短期借款為3.7億元。這表明,公司賬面已經存在大額資金,但其卻仍然大量借入短期款項,表現出“高存高貸”的現象。此前A股市場數起財務造假案件均伴有“高存高貸”現象的出現,故頎中科技資金的真實性也難免令人懷疑。

實際上,頎中科技表現出的資金充?;蛟S只是假象,因為其不僅短期借款金額不低,截至2021年末的長期借款金額也高達8.62億元,這意味著其賬面巨額資金均是企業借來的。問題在于,企業的流動資金夠用即可,而不應該在背負大量有息借款后,讓資金躺在賬戶里睡大覺,畢竟大量利息費用也會侵蝕利潤,因此,頎中科技賬面存在巨額貨幣資金的情況就顯得很異常了。

當然,如果企業預計采購成本會大幅增加,增加借款以備不時之需也尚能理解,不過,從頎中科技以往采購情況來看,2019年至2021年其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分別為9298.01萬元、2.20億元、2.91億元,采購增速尚算穩定,并沒有更大幅度增加采購的跡象。

因此,其一邊大幅借款,一邊保留數億元貨幣資金的行為很是令人不解,對此需要公司給出解釋。

關鍵詞: 頎中科技IPO 市場規模增速 收入高增長或難持續 股權交易信息披露不詳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市場觀望情緒濃多股被拋售 安凱客車(000868)獲小額買入
下一篇:最后一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斗罗大陆肉奴怀孕系统,表妺好紧竟然流水了在线观看,色婷婷五月综合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