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報:3年后每人擁有電子健康碼,14億人就醫變革的盡頭是什么?

來源:36kr時間:2022-11-21 17:43:23

2025年,全民都將擁有一個電子健康碼,此碼并非用于抗擊新冠疫情的健康碼、行程碼或核酸碼,而是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

這到底是個什么碼?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健康信息,比如既往病史、就診記錄、家族遺傳病、疫苗注射記錄等都有可能被整合到這個電子健康碼里。而且,電子健康碼會與醫保結算碼、金融支付碼等多碼融合,抗擊疫情所用的健康碼也有可能被整合進去。簡單來說,以后醫???、婦幼保健卡、計劃免疫卡、就診卡等可能會合并在電子健康碼里。

要在短短3年間打破全國醫院的壁壘,實現14億人健康檔案在全國各地各院流轉,實在是不小的挑戰。要知道,僅打通異地醫保直接結算這一項,長三角地區花了4年才做到全覆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也是在這4年,上海醫院間的數據圍墻也在打破中,患者的醫療信息基本可以在上海市內醫院間流轉。但如果是異地就醫,即便是走在前頭的長三角地區,還無法實現個人健康檔案的流轉,得隨身攜帶檢查報告、出院小結等各類紙質材料。

如今,在上海絕大多數醫院,蘇浙皖長三角地區患者可以直接刷醫??ň歪t,不論是門診還是住院,異地醫保在幾十秒內就能完成結算,多數城市甚至省去了“先備案、選定點”的過程。

而就在5年前,從浙江到上海就醫,從掛號、就醫到住院,所有費用都需要回到浙江醫保局報銷,而且報銷前不清楚哪些醫療項目可報,在不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醫院就醫,只能自費。

截至2022年8月底,上海參保人在外省市、外省市參保人在上??缡。ㄊ校┳≡褐苯咏Y算累計277.91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748.93億元。門診直接結算累計1046.57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28.13億元,占比超過全國異地門診結算總量的40%。

從2018年開始試點,長三角建起一個醫保費用結算中樞,從結算占比來看,這一異地醫保結算的試點足以成為全國樣板。

樣板的意義在于發現難點并摸索解決,“一難”在數據量大、要求速度快,一筆結算涉及患者就醫地和參保地多個經辦機構和結算平臺,容易發生信息擁堵,造成結算“卡殼”;“二難”在門診直接結算,這比住院直接結算更難,前述數據已經清楚說明,門診直接結算量是住院的3.8倍;“三難”在病種不同,各地醫保政策差別大,就拿慢特病來說,直到今年11月,長三角地區才實現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等門診慢特病的直接結算。

在巨大數據量承壓的背后,是數據替人“跑”,讓病患和家屬節省了大量來回奔波的時間和金錢。僅個人經歷來說,5年前要從浙江到上??匆淮尾?,僅僅掛號和預約環節就跑了三趟——咨詢、確定醫生、病患本人線下預約,而現在只要在互聯網醫院就能搞定。

電子健康碼對個人的意義,不僅是醫保的“跨省游”,還有健康信息的全國流轉。讓不少人最為擔心的也正是信息流轉帶來的安全隱患,這也是電子健康碼最大的挑戰。

疫情所用的健康碼就曾引發信息是否銷毀的討論。早在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曾提案建議,建立針對新冠疫情期間采集的個人信息設立退出機制。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網信辦原副主任任賢良也認為,在疫情結束后,有關部門應當對所收集的個人信息進行封存、銷毀。

第二大挑戰是醫療機構是否愿意進行數據共享。很多醫療機構從業者曾表示,電子健康碼能不能全國打通,最大的壁壘在于信息安全,很多醫院不支持醫療信息流轉,最大的原因是涉及患者的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涉及患者信息泄露,誰來擔責?

這就延伸到第三大挑戰,電子健康碼的數據平臺誰投入、誰搭建,特別是信息安全的防護成本。從防疫所用的健康碼來看,各地至今沒有統一。

電子健康卡,即電子健康碼的前身,早在2018年推行,截至2022年8月,電子健康卡(碼)已在全國29個?。▍^、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正式上線運行,常住人口覆蓋率約71%。

從數據來看,3年攻堅實現健康碼全民通用是可能的。但防范個人電子健康碼信息泄露將是一根重要的信息安全紅線,在便利與安全間找到一個安全的平衡點,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面臨的挑戰。

14億人就醫變革的開頭和盡頭是什么?是安全。

關鍵詞: 信息安全 醫療費用 醫療機構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斗罗大陆肉奴怀孕系统,表妺好紧竟然流水了在线观看,色婷婷五月综合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