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頻出“實招”,加大社保減負力度、增加復產復工補貼,有的省份還提供“專車”接送外省員工,全方位支持企業復工。那么,中國各地復工復產狀況如何了?
21省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80% 貴州100%復工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21省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80%,貴州100%復工。此外,復工率達90%的省份有11個。
數據來源:各地工信廳及新聞發布會等
具體來看,據廣東省政府消息,截至2月26日,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4.85萬家,復工率超過90%。中山、陽江、云浮、廣州、深圳、潮州、佛山、惠州、河源、梅州、肇慶等11個地市,復工率均超過90%。目前,廣東102家制造業重點企業現已全部復工復產。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黃華東表示,要補齊短板,資金是關鍵,項目是抓手。目前,廣東省在落實部署、計劃有790多個項目,總投資2500多億,計劃年內投資不少于500億。
江蘇省工信廳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4.45萬家,復工面99%;復工人數603萬人,已經復工人員占比達73%。分地區來看,經濟總量大、規模企業多的地區復工情況相對較好,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宿遷等6個設區市復工面均達100%。
26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九場)舉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凌云表示:“截至2月25號,浙江規上工業企業已復工44370家,復工率達99.8%。”下一步,將緊緊圍繞“2月底前產能恢復75%”的目標繼續努力追趕。
截至2月29日,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664家,累計復工率達83.9%;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正常生產人數443.4萬人,累計到崗人數216.6萬人,員工到崗率約49%。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通報的最新情況顯示,截至2月29日,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4.5%、人員到崗率64.6%、復產率66%。大集團復工率97.4%、人員到崗率63.8%、復產率58%。中小企業復工率53%、人員到崗率45%。2月28日,上海市工商業用戶用電量恢復率達到83.6%,其中工業用電量恢復率為80.3%,一般工商業86.9%。
從全國來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采購經理調查顯示,大中型企業3月底復工率將升至90.8%,其中制造業為94.7%,分別比當前上升11.9個百分點和9.1個百分點。
疫情對經濟影響幾何?專家:不改長期增長趨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制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為29.6%,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2月份PMI指數大幅度下降,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產生了沖擊。綜合1-2月份PMI指數變化,預計1月至2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速將出現下降。對此必須充分估計,做好應對預案。”
但也不需過于擔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趙慶河強調,近期針對疫情出臺的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租金減免、穩崗就業補助,特別是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難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將有效紓解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困難,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步伐,預計3月份我國采購經理指數將會改善。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沖擊是一次性的,不會改變長期增長趨勢。隨著疫情得以控制、經濟活動恢復常態,此前被抑制的需求會得到釋放,企業經營有望回暖。此外,盡管疫情可能給消費帶來較大沖擊,但中國經濟再平衡、服務業占整體經濟比重逐步上升、科技升級等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記者 暢帥帥)